「雷公根」Gotu Kola,又常稱有「崩口碗」、「馬蹄草」、「蚶殼草」..等,
是農村很常見的一種野草,也是台灣民間常見的草藥之一,
近幾年在人們認識雷公根的藥用價值之後,隨處可見的野生雷公根已越來越少,
目前都是以人工種植為主。
先來看看這些有趣生動名稱的由來;
「雷公根」據說在雷聲響後會加速生長,故以之名最為人熟知,
「蚶殼草」,因其葉片像似「蚶」或「蜆」的殼而為俗名,
而圓形葉子有缺口,像極有缺口的飯碗,故又稱「崩口碗」,
也有人覺得酷似馬蹄狀或半個銅錢,所以也有「馬蹄草」、「破銅錢」之稱。
雷公根在許多文獻資料中均有記載,是藥性溫和、功效多元的草藥,
具有清熱利濕、活血止血、解毒消腫等功效,
近現代藥理的研究也發現,雷公根對促進傷口癒合、抗氧化、抗發炎等有一定的作用。
在印度,它是應用歷史悠久的草藥,
在中國、中亞地區等地,雷公根也是相當被重視的藥材。
中醫學上雷公根全草均可入藥使用,嫩莖葉亦可作為野菜食用,
在野外被蚊蟲叮咬時,還可找雷公根,把葉子揉爛後塗抹在被叮的地方,有相當的止癢效果。
主要生長在熱帶、亞熱帶地區的雷公根,
雖然對於生長環境條件的要求不高,
只要土壤能夠維持適當的濕度,就能夠生長得很好,
但為了確保天然植物豐富的營養成份,
在種植的每一階段可都馬虎不得,
選擇土層肥沃,陽光充足的場所,
植被整地確保良好的土壤狀況,
栽培處良好控制日光照射,
每月施肥1次,頭好壯壯,
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,供給充足的水分,
不施農藥的耕作方式,造就多姿多采的農田生態,
從植物、人到土地我們應當創造一個美麗循環,
以永續的概念與環境共生。